本学年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强化能力培养为主线,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有机结合,以课程建设为基础;坚持继承、借鉴、创新有机结合,在创新上下功夫;坚持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有机结合,以教育教学改革为重点;坚持教师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执教能力提高有机结合,以业务成长为师资队伍建设主线。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统分结合,注重实效。从新学年开始,努力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之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1、学科专业建设工作
学科研究方向是学科建设的关键。进一步明确学科带头人在研究方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结合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采取有效措施,选定科研方向。通俗一点讲,学科建设靠科研成果。专业建设靠精品课程,两个建设都靠优秀人才,要有拔尖人才、学科学术带头人、各级教学名师,才能支撑起学科专业的建设工作。
作为二级学科专业,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舞蹈表演要考虑专业发展定位问题、发展方向问题,扬长避短,确定重点突破口,同教师科研工作相结合,促进学科专业建设工作,三个专业要提出明确的学科专业建设近期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案。
根据专业建设的总体需要,依据学院相关工作规划指导意见,扎扎实实地做好课程建设,必修课程全部达到合格课程标准,专业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达到本院精品课程的标准。要争取1-2个专业达到学院院级重点专业标准;建成1-2门高质量的能体现学前特教专业办学水平的校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积极与园(企)合作开发“校·园合作课程”,研发体现地方特色、学校特色、专业特色及人本特色的“校本课程”。
进行社会人才市场调研,确定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舞蹈表演专业骨干课程,修订专业课程方案、课程设置、课时分配,突出技能性、示范性及艺术教育特色。努力在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活动设计、学前儿童游戏与组织、幼儿手工艺制作以及特殊儿童教育与心理(盲童、聋儿、智障)、早期干预、手语、盲文、基训、民舞、剧目等课程范围内, 首先建设一批校级、省级精品课程。
2、全面推进教学改革
通过改革措施的推进实施,各骨干专业要实现如下目标:
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掌握基础文化知识、基本专业理论和基本实践能力,同时熟练掌握一至两门专业教学技能,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职业竞争能力;
中国舞专业继续保持专业领先优势,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文化素质、艺术素养、专业能力等方面有新的提高,达到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和为社会培养舞蹈表演艺术人才的目标。
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改革学制,提升人才培养规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改革、考试考核方式改革,努力建设精品课程。同时,组织实施专业改革试点。
⑴改革学制,办好专科教育,提升办学层次
自2011年停止招收学前、特教和音乐专业中专学生,保留中国舞表演五年制中专专业学生,探索创新具有自身特色的专科人才培养模式。各个专业逐渐由中专为主向大专层次过渡,最终达到建设以举办本科师范教育为主的教学体系目标,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舞蹈表演要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实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为此,学制从3、5年初中起点中专大专向3、4年高中起点大专、本科改革,招生对象相应发生变化,人才培养要严格执行省厅和学院的指导性文件,同时突出学校特色课程,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实训建设以及相应配套的图书信息建设,要向适应高等教育方向改革发展。
⑵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要突出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技能性、全科性,体现培养规格的现代化要求、实用性要求和继续教育发展的要求以及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压缩课内总学时,为学生提供相对自由、可多项选择的学习空间,压缩全校公共必修课学时,减少非实用性课程课时,坚持理论文化基础知识够用即可原则,增加课外学时,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教学。
实施学生科技创新计划,支持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积极推行创新学分制,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和能力认证证书。进一步增加全校选修课资源,加大公共选修课数量,增开艺术素养、国学经典、绿色环保、地方文化等内容的选修课程。着力加强体育教育、艺术教育的改革创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全面发展,鼓励聘请本专业领域名师名家开设系列课程讲座。
⑶改革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
突出课程建设,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重视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改革,不断研讨,采用课程综合化、构建课程教学模块,建立新的适应市场需求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课程体系。课程改革要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能力观、基础观,体现研究性、综合性、分层性、开放性、灵活性发展趋势。基础文化课实行综合化,设立语文综合课程(文学、儿童文学、汉语)、文科综合课程(史地基础)、理科综合课程(理化生基础)、微机数学综合课程、政法综合课程等。非艺术类专业课实行模块教学,如幼儿园活动设计模块、教育心理教研模块等。
注重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强化计算机网络的教学与实践,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体育教学由竞技体育向健康体育转变,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
强化实践教学,增强教学效果;改进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学前、特教专业,要切实组织好毕业年级学生校外实习的实施、评价和指导工作。进一步加强学生教学基本功和职业技能培养,加大技能课比重,强化“三字二语一机”课程,加重音、体、舞、美课程;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努力达到学生有一技之长、多向发展或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要求。
重视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组织落实工作,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齐头并进,将技能训练比赛、艺术教育、素质教育、德育教育活动等教育内容侧重于第二课堂实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建立健全各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特别是校际、校企、校地合作基地建设,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科学管理,高效运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创新性实验实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⑷改革考试考核方式
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特点、实践教学任务与技能形成规律,将结果性考核与形成性考核相结合,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考试考核方式。根据学业内容,由任课教师提出具体方案,报学校、教务处审批备案后执行。课程考核可根据课程性质、教学内容、课业要求和教学对象的不同,采用闭卷、开卷、口试、笔试、论文、读书报告、实验、设计、作品等多种形式,重在考评专业基础和个性发展能力。实行百分制、等级制、合格评价制等综合考试考核制度。在高起点大专专业取消补考制度,实行重修重考,建立预警制和淘汰制,对学业达不到规定学分绩点或规定合格科目数量的学生,编入下一年级就读。建立和完善过程考核抽检制度。
加强过程考核,重视实践能力考查,把学生实习见习成绩纳入必修课程成绩管理。任课教师进一步做好学生学习与各个教学环节结合的考核工作,把学生的每学期期末考试总评成绩,分解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在已实行的上半学期、下半学期表现得分,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折算综合的办法基础上,增加单元测试,艺术技能学习分段分级得分和特长学习成绩置换弱科成绩等灵活考核办法,使考核考试方法更加适合师范教育特点和学生学业学习的实际情况,同时,也使学生学籍成绩的获得逐步达到客观化,过程化改革要求。
建立文化理论试题库,专业技能课程形成考试打分小组交叉集体考试,适当引进社会力量参加学校考试评价工作,包括技能能力社会考证率评价考核教学方式,积极推行教考分离改革。
⑸改革教学管理体制
管理重心下移,贯彻两级办学、以二级学院为主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教学系、教研室建设,根据专业建设需要组建跨专业的虚拟教研室,形成系部属教研室、跨系教研室共同发挥教学教研组织作用的教学运转体系。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大评估和考核力度,把课堂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把师德考评作为重要教育教学评价指标。认真落实负责人听课评课制度,管理部门负责人深入教学一线,主动服务,解决实际问题。加大招生、教学、学生管理、就业运行机制的配套改革力度,为学生搭建更加灵活的发展平台。建立专业就业预警机制,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改革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就业创业。
⑹实施专业改革试点
为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动态调整”的原则,组织实施专业改革试点工作。确定在学前教育专业开展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在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名师引进、教师培养培训、职称评定聘任、教学设施建设、学生教育管理等方面先试先行。
试点专业要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好改革方案的调研论证工作,打破常规,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为其他专业改革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素质需求,瞄准国内外专业改革前沿,在招生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质量评价等方面,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力争教学改革丰硕成果。
同时,其他教学系部、教研室均要拟定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可行的教学改革创新方案,报学校研究批准,在新学年实施。教务处要统一装订成册,学年中期有调度,学年结束有评价。
3、加强教研科研工作
教师在完成教学课时量工作量基础上,还要承担相应专业的教研科研任务,科研工作也是评价学科建设的主要指标。
构建学校统一领导指导,以教学系、教研室为基础,以高水平教师为团队骨干的教科研工作体系。明确科研方向,科研任务和目标,为学科专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学科研究方向建设。学科研究方向是学科建设的关键。进一步明确学科带头人在研究方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结合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采取有效措施,选定科研方向。通过资源整合、加大投入,培育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
加强学术队伍建设。学术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培养并使用好学科建设急需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通过学术研究、交流培训、项目资助、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物。通过重大项目、平台建设聚集优秀人才、壮大学术队伍。完善激励机制,在资源配置等方面向学术团队倾斜。引入竞争机制,对学术团队实行动态管理和绩效管理,加强评估考核,严格奖惩,推动学术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优秀学术团队。
加强学术平台建设。学术平台是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加大投入力度,加强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重大学术平台建设。加强校内科研院所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与企业、行业联合,共同建设实验室等学术平台,切实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
增强科研创新能力。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开展基础研究;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加大对重点项目支持力度,取得一批优秀科研成果,提升学校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
完善科研创新体制机制。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校企、校地、校际合作,建设具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深化科研管理制度改革,增强创新动力。发挥科研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开展深入的产学研用合作,创新组织模式和科研平台,努力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健全科研评价激励机制。完善科研评价激励机制,注重成果质量、成果转化和成果产出。改革评价机制,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对不同研究领域采取不同评价标准,应用研究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基础研究鼓励原始创新。通过评价激励政策的改革,进一步规范科研管理,提高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增加创新动力。
争取在论文发表、科研立项结题质量上提高层次,数量上有所突破,拥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承担的同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密切相关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
4、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师资力量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第一要素,它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专业发展方向层次和专业建设水准,也决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
教师成长要有具体学校规划和教师个人成长计划,要一切围绕学校专业学科发展进行,教师业务进修学习、教科研工作等都要同学校学科专业、个人专业发展密切相关。教师业务成长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执教能力的提高就是课堂教学能力以及教育新技术的应用能力、改革创新能力,二一个是教科研能力。渠道也有两个,一是外出进修学习提高,二是加强自学即自主学习主动学习。
学校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按照“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人事管理和薪酬分配方式,引导教师潜心教学科研,鼓励中青年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以学历学位和学识为重点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根据学科专业建设需要和学校发展定位,重点培养和引进学科专业带头人、“双师型”教学名师、科学研究中的优秀拔尖人才、服务社会中的“创新型”人才等,争取尽快在学院人才梯队建设中有我们校区的1名专业学科带头人、1-2名校级名师和1-2名青年骨干教师跻身其中。采取措施,优化组合,打造学术梯队和学科专业团队,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努力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交流实践制度。鼓励教师取得与其从事专业相关的执业资格。
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加大引进、培养力度。注重“老中青”三结合,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硕士、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打造特色鲜明的优秀教学团队和科研创新团队。